1. 慈湖入口
慈湖原稱埤尾,因臨百吉隧道出口又稱為洞口,蔣介石善愛此地景緻似故鄉奉化,於1959年完成「慈湖行館」,並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,於1962年改名為慈湖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2.「戰糧補給站」....其實就是紀念品販賣部啦 XDDD
3. 路標意思意思拍一下 XD
百吉林蔭步道
慈湖後面的百吉林蔭步道原屬慈湖軍事管制區,在地方人士多方奔走,為促進地方觀光事業,才於民國87年解禁開放。步道內多美麗景點,彩蝶飛舞自然生態豐富,很適合全家郊遊登山的戶外之旅,最高處還可眺望遠山及盡覽大溪全景。
百吉步道坡度和緩,林蔭濃密,彩蝶飛舞,最高處可眺望遠山及盡覽大溪全景。林相以次生林、原始林、竹林為主,自然生態相當完整,常見鳥種:黃嘴角鴞、竹雞、灰喉山椒鳥、大冠鷲、臺灣藍鵲、山雀科及鶇科鳥類等,鳥況以冬季較佳。
4. 1950年代,蔣介石行至百吉隧道口,因座車無法繼續前進,改乘轎子,繞經慈湖地區,見此地景色近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,留下深刻印象,直至1955 年由板橋林本源家族提供慈湖周邊19頃土地,作為興建行館用地,於1959年6月13日興建「洞口賓館」完成, 1962年10月更名為「慈湖賓館」。
5. 「秘境之南」這邊是南端管制哨,後慈湖之旅由此開始
6. 靈芝?
7.
8. 右側是抽水站
9. 據傳是蔣中正愛犬,在蔣公逝世後自動來此守靈,之後成為化石...
10.
11.
12. 蔣公專用竹筏...的複製品。
13. 山好綠阿~
14. 疑似外星生物?
15. 中間是人工浮島
16. 第五號辦公室,內有一些文物展示
17. 譬如說這個曾經是極機密的總統府疏散計畫...其實就是慈湖的由來。
1962年配合總統府疏散計畫,經蔣介石指示購地,於後慈湖地區興建防空洞作為戰時指揮所,並興建官舍,做為總統府秘書長、參軍長、及副秘書長等辦公處所。
18. 客廳一角
19.
20. 1961年間適逢大陸推行大躍進運動失敗,越戰爆發及大陸核彈試爆成功之威脅,蔣介石深感反攻之時機刻不容緩,於1961年4月,奉示軍方在台北縣三峽成立「國光作業室」,動員207位菁英,秘密研擬軍事反攻大陸計畫,是為「國光計畫」,並將後慈湖列為高度軍事管制區。但在八六海戰一役,劍門、章江二艦為共軍擊沉,海軍精銳損失慘重。此後反攻計畫則逐年縮編...
21. 黑貓中隊 蔣經國上將制服
22. 忘記是二號還是三號辦公室了...XD
裡面同樣是文物陳列
23. 今天的路標特別多 Orz
24. 白色是海儀,左邊是陸儀。上士肩章臂章應該都是榮譽階。
25. 空儀陸儀海儀通稱三軍儀隊,單位章是一樣的。
26. 中間就是空軍儀隊制服
27. 繼續亂拍
28.
29.
30.
31.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
32.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由大溪鎮公所設立於西元1997年,西元2000年2月29日舉行園區首座銅像(高雄縣捐贈)移置典禮迄今,已設置152座銅像。
33. 全公園內最大的是由高雄市捐贈的銅像,經過桃園縣政府與大溪鎮公所修復後於2008年4月5日重新開放參觀,名為傷痕與再生,是全世界唯一為單一個人的雕像所設立之紀念園區。
34. 歷史軌跡在此重現...
35. 五星上將
36. 聽說據說傳說園區裡藏了一座國父像?
接下來到了角板山行館及雕塑公園...
行館位於角板山對面的介壽國小旁,館內展出蔣公生前文物、舊照片、紀錄片,還有蔣公至角板山停留的生活資料。
還有部分蔣夫人及蔣經國的文物照片
37. 蔣宋美齡墨蹟
約翰福音3:16 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
38.
39. 於思親亭眺望溪口台地
溪口台地是大漢溪在流經復興鄉角板山南面時,河道大轉彎所形成的一塊三角形台地,共呈四層台階,上兩層為梯田、下兩層為草坪,第三層還有小公園,是地理教學的最佳戶外場景。
40. 或可角板山公園下方石階往下,過溪口吊橋亦可抵達台地。溪口吊橋是一座相當細長且優美的吊橋,已經有四十餘年的歷史,吊橋中央可觀賞美麗的大漢溪河谷風貌與水庫豐沛蓄水量。
41.
- Jul 30 Fri 2010 02:46
[照片集] 後慈湖&角板山:兩蔣文化園區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